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昆仑小说kunlun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棣快步上前,一把扶住了方孝孺的双手。

“先生,方先生不必多礼,啊哈哈哈……”

陈堪能清楚的看见,朱棣笑得小舌头都在打颤。

“呸,德行!”

默默的啐了朱棣一口,陈堪很自觉的直起了身子。

或许是朱棣现在的心情真的很好。

陈堪没有他的允许便直起身子,他不仅没有怪罪,反而朝陈堪露出了一个赞赏的笑容。

“先生,此处非是谈话之所,不如前去本王别院长谈如何?”

朱棣现在的姿态放得前所未有的低。

方孝孺面无表情的点点头:“有劳王爷安排。”

“方先生,请。”

“王爷先请。”

二人把臂而行,完全忽略了诏狱里跪的黑压压的一片狱卒。

陈堪低着头跟在两人后面,刚走出诏狱大门,便愣住了。

好家伙,这排场。

乌泱泱的一大片甲士,磅礴的杀气扑面而来。

朱棣一出现,数千人便同时单膝跪地,整齐的喊道:“拜见王爷。”

整齐划一的动作,震耳欲聋的喊声,给人造成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击,完全没有言语可以形容。

陈堪只觉得心跳都随着这数千甲士的吼声慢了一拍。

为这甲士的气势所慑,陈堪双眼呆滞,喃喃自语:“这便是,大明虎贲吗?”

朱棣没有说话,只是大手一挥。

“哗啦...”

甲士瞬间起身,分成两列。

随后两排整齐的仕女手持骨朵,立瓜,镫杖款款上前。

侍女之后是高大威猛的金甲大汉将军,手持令旗,条纛,班剑,整齐的分列两边。

最后是仪刀面鼓队伍。

待所有的仪仗列好,由四位仪卫所抬的步辇缓缓的穿过仪仗队伍,来到朱棣面前停下。

朱棣伸手道:“先生,请。”

方孝孺倒是不跟朱棣客气,尽管身上的衣袍又脏又臭,仍然一甩袖子便踏上了步辇。

陈堪看得目瞪口呆,为了迎接一个人就搞出这么大的阵势?

太奢侈了,实在是太奢侈了。

简直是歪风邪气,简直是不正之风!

整治大明官场,迫在眉睫!

只不过当一顶小了许多,也简陋了许多的乘舆在陈堪面前停下时。

陈堪忽然觉得,这个场面,也就马马虎虎吧。

汽车飞机高铁他坐得多了,但是坐这种只在博物馆里看见过的东西。

他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一个身着淡黄仕女裙的女子轻轻的掺住了他的手臂,陈堪顿时如入云端。

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

陈堪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的乘舆,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达燕王别院的。

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在那个恍若天仙一般的女子的伺候下沐浴更衣的。

直到他盘腿跪坐在燕王别院富丽堂皇的客堂里。

一份份精美的菜式如流水一般端到眼前的几案上。

整个人依旧是有些晕乎乎的。

太不现实了。

地狱?

天堂?

冰火两重天?

“公子,奴家为您斟酒。”

一个清丽的声音将陈堪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吞噬九重天》《穿越兽世:小雌性她生崽生不停》《诸天从小阴间开始》《无限旅游团》【顶点小说网】《落崖三载后》《感觉火不了的重生文》《废土种田,分配的对象超给力》《若南初舟》《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枭臣

枭臣

更俗
现代人谭纵含冤而死,英魂不散,意外回到一个陌生的历史时空中去,成为东阳府林家刚考中举人、性格懦弱、有些给人看不起的旁支子弟林缚。还没来得及去实现整日无事生...
历史连载833万字
将军好凶猛

将军好凶猛

更俗
大越天宣五年,帝国真正的强敌,不再是同样腐朽、衰弱的党项人、契丹人,而是新近崛起于阴山南北的赤扈人。满朝文武没有人意识到这点,却一心奢想与赤扈人联兵,攻伐契丹、党项,以雪前耻,夺回百年前丢失的故土。前御史中丞王禀阻挠联兵,以不恭之罪,被贬唐州,途经桐柏山,为政敌枢密使蔡铤所遣刺客追杀。靖胜军将卒后人、少年徐怀脑海里意外觉醒一段陌生的后世记忆,鬼使神差救下王禀,卷入波澜诡谲的刺杀案中…
历史连载445万字
抗日之铁血军魂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
穿越战壕,提起枪,就是干!以血肉之躯,筑护国之城!
历史连载1202万字
抗战之烽火燃血

抗战之烽火燃血

秃头小怪
共和国特种兵莫凡穿越到惨烈的罗甸争夺战,在血肉磨坊中与一个个鲜活的前辈军人一起浴血杀敌。感受山河破碎之悲痛,决意舍生忘死,救国保家。从淞沪会战开始,带领中华热血男儿,杀倭寇,复河山。中华之威不可犯,侵略者血债血偿!
历史连载343万字
我在亮剑搞援助

我在亮剑搞援助

骑鲸蹈海
陈峰穿越亮剑世界,觉醒军事援助系统,只要能完成系统的任务。陈峰便能获取功勋值,能够兑换更多更强的先进精良武器。而系统指定唯一生意伙伴便是李云龙。陈峰便不断的与李云龙做生意,从此,老李打上了富裕仗。于是,旅长经常给独立团打电话:李云龙,我恭喜你发财了!
历史连载512万字
我的1644

我的1644

北海饮冰者
崇祯元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全陕天赤如血……这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这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党争,内乱,天灾,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小人物从辽东走出,提三尺长剑,建不世之功。千古唯此一人。
历史连载66万字